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视点

中国水周:赵喜萍教授分享智慧水利解决方案

时间:2020-03-31来源:

“智慧水利”建设是“数字中国、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贯穿于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与水管理服务等体系。为全面贯彻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积极落实2020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山西省水利学会邀请太原理工大学赵喜萍教授于3月27日下午通过中国知网在线教学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赵喜萍教授以《智慧水利解决方案——可视化分析、支撑平台及数据管理》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 “智慧水利”工程的实施背景、实施策略和智能应用等知识,对业内外人士具有良好的启发作用。

1.jpg


“智慧水利”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建成水利信息基础感知体系,健全保障支撑环境,推动水利综合业务精细化管理,提升科学化决策调度管理水平,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水利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智慧化,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障国家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赵喜萍教授在讲座中指出,智慧水利是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水利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信息是智慧水利的基础,要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监测和分析;知识是智慧水利的核心,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及时应用新兴信息技术加强信息的挖掘、提取;能力提升是智慧水利的目的,要着重提升流域的监测能力、预测预报能力、调度决策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面向各层级水利业务智能化,以水利感知网和水利信息网为基础、以“一云一池两平台”构成的水利大脑为核心、以智能应用为重点、以网络安全体系和综合保障体系为保障,形成了智慧水利的总体框架。

2.jpg

据赵喜萍教授介绍,智慧水利主要围绕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扩大江河湖泊水系与水利工程设施的监测范围、提升水利管理活动的动态感知能力、构建数据汇集与服务平台、提升感知智能水平等任务,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多方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先行先试等举措,力争实现信息化作用从支撑保障到驱动引领、服务方式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应对、监管方式从传统人工到智能自动等转变,驱动水利工程发展为现代化的新型业态。

3.jpg

智慧水利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价值,具体体现在水量调度、管控一体化平台、可视化分析、平台数据支撑及AI智能等方面。除此之外,5G技术也为智慧水利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赵喜萍教授提出,利用 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优势,能够弥补水利行业全面感知、全面互联和智能应用等方面的不足。例如,5G技术在实时监控、无人机巡航、应急抢险、水利工程泵闸站内的VR 巡检维护、大坝闸门自动控制系统、窨井盖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升了水利工程作业的便捷性与高效性。

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减轻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促进水利网信提档升级,为国家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与强力驱动,从而实现“智慧水利,云端领航,保护生态,福泽民生”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