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1来源:
农业要节水化
中国·兰州
我国人多地少,要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做好农业节水这篇大文章。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考察时提出“农业要节水化”,要调整种植结构,保护好这里的水资源,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不要搞大水漫灌。要根据节水的要求,以水定产,力求少而精,提高附加值。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以及粮食危机的首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需要。
康绍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常委会主任、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会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常委会主任、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会长康绍忠做了题为“科技支撑农业节水化,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的演讲。康绍忠说,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证,水利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农业节水化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康绍忠说,要挖掘作物潜力提高产量,挖掘田间潜力提高效率,挖掘系统潜力提高效能,突破节水成本、土地分散经营、重建设轻管理、缺乏先进实用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试验与监测网络滞后、缺乏基础研究等农业节水化的瓶颈,实现“四个转变”,做好“四个完善”,即由单一节水灌溉技术向与农艺技术相结合转变、由单一高效节水向节水节肥节药一体化转变、由单一节水高产向节水提质高效转变、由重视节水面积数量向重视工程质量和效益转变, 完善节水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节水试验与用水监测网络、完善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完善节水产品市场准入机制。
康绍忠建议,促进我国农业节水化,一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农业节水化的管理体制,建立农业节水化行政首长责任制,从制度上保证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化的重视。从国家行业管理上进一步理顺农业节水化的管理体制,目前,灌区建设和骨干农田水利工程、农村供水由水利部管理,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由农业农村部管理,不利于农业节水化统一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建议建立全国不同类型农业节水化工程统一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利于农业节水化的统筹规划实施和整体效率提升。建立农业节水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农业节水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实行针对各级政府一把手的农业节水化问责制,如大旱之年出现严重问题就要对地方政府一把手问责,从制度上保证各级政府对农业节水化建设的重视。
二是建立农业节水化发展基金,形成农业节水化投资收益保障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和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农业节水化发展基金,国家把土地出让收益的10%和种粮补贴增量的一部分直接划入,地方政府也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解决农业节水化的历史欠账问题。建立农业节水化投资收益保障机制,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和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如通过核算和制定政策建立投入最低收益保障;建立农业节水设施固定资产保险,保障投资者利益;采用无息或贴息贷款引导投入;将农民投资投劳股权化与水费征收减免相结合提高积极性等。建立资金统筹协调机制,统一协调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等建设项目实施,依托农田节水化发展综合规划,动态调整工程概算定额,合理提高工程标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进一步推进基层农业节水管理体制改革,打造多要素深度融合的农业节水利益共同体,建立农业节水化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政府-企业-农户协调的农业节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重构农村合作管理机制,强化农民用水户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协调设施管护。按照农业灌溉用水成本分类核算水价,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分类水价改革措施,充分实现水价在农业节水管理中的杠杆作用。尝试推行代建制,经过规定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代理建设单位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政策引导打造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农户、金融、服务、市场、创业者多要素深度融合的农业节水利益共同体,建立不同类型的农业节水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创新农业节水化建设与管护模式。
四是用科技支撑农业节水化,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科学制定国家和区域农业节水中长期发展综合规划,以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出发点,在研究农业生产-水资源-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基础上,依据水平衡和水土资源承载力科学确定节水灌溉工程规模和空间布局,做到适水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变化环境下农业用水效率的长期定位观测和科学数据积累,把我国不同典型区的重点灌溉试验站纳入国家重点野外观测研究站管理,实现数据共享,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积极推进适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现代化需求的灌区现代化,建设节水、生态、智慧、高效、创新型现代灌区,大力发展喷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用水智能量测控与精准灌溉技术。进一步研究农业节水的标准,关注农业节水技术普及与推广,加强农艺节水技术标准化研究,关注大规模区域性节水的生态环境效应监测和评价,研究节水补偿机制和相关激励节水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