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方水利

天津市水务局积极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

时间:2019-06-14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天津市地处海河流域最下游,是流域内各大河流的入海尾闾,防汛任务十分繁重。根据气象预测,今年海河流域汛期降水接近常年略偏多。由于全国及天津市局地极端天气呈多发、频发、并发态势,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天津市水务局认真分析防汛形势,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狠抓监测预警、防洪抗旱调度、抢险技术支撑等三项职能落实,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一是抓好职责对接,全面落实责任。积极与天津市应急局对接,坚持“宁可抓重,不可抓漏”,认真梳理调整防汛职责。成立局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安排部署17大项重点任务,明确了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和任务要求。落实河道、泵站等水利工程的管理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制定下发局防汛值班制度和上岗工作制度,强化防汛应急值守。 

  二是强化基础支撑,提升处置能力。继续实施北京排污河里老闸至廊良公路段治理、北京排水河清淤蓄水和永定河泛区安全建设二期工程,主汛期前完成8项水毁和应急度汛工程,进一步提升防洪工程基础能力。建立水旱灾害防御9个专家组,整编防汛抢险队伍、物资,适时提供防汛抢险技术支持。落实全市27座水库防汛行政、技术和巡坝值守责任人,对责任人进行培训,做到有名有实。修订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完善洪水测预报方案、蓄滞洪区预案、险工险段抢险技术保障方案,全面做好迎汛准备。 

  三是开展隐患排查,落实整改措施。开展防汛技术大检查,全面检查堤防海挡、闸涵泵站、水库、蓄滞洪区及涉水在建工程,及时消除防汛隐患;全面检查水文站网、信息系统、山洪预警设施等,优化系统功能,确保网络通、传输畅、覆盖全、运行稳。由局领导带领防汛专家分7路,实地对16个区防汛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全面督促落实工程管理责任制落实、工程状况、监测预警等措施。开展在建涉河建设项目专项检查,检查防汛预案落实、抢险物料准备、施工栈桥搭设、阻水坝埝拆除等涉河项目管理情况。 

  四是完善排水措施,保障市区安全。制定天津市中心城区防汛排涝补短板三年行动方案,南大桥等3座泵站工程正在抓紧实施,王串场等6处积水片改造主汛期发挥效益。全面维修养护市区排水设施,疏通排水管道1897公里,掏挖检查井47万座次、雨水井39.5万座次,检修水泵电机330台。针对27处积水片、13处易积水地道等重点部位修订完善“一处一预案”解决方案和应急措施。 

  下一步,天津市水务局将全力以赴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为全市安全度汛提供保障。一是抓实抓细汛前准备。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工程汛期发挥效益。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止”,分河系、分区域深入开展防汛隐患排查,紧盯重点隐患部位,督促责任措施落实,严防问题发生。二是强化水情监测预报。加强防汛值班职守,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工情,紧密联系沟通气象部门,第一时间掌握气候趋势和降雨预报信息。完善洪水测报预报方案,联合京、冀两省市共同做好洪水预测预警,为指挥调度服务。三是科学实施洪水调度。开展洪水预报调度技术推演,及时调整措施,做好应对准备。完善流域调度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研判流域水情,科学实施河道、水库及蓄滞洪区联合调度,保障防洪安全。四是打好市区排水攻坚战。雨前采取“一低两腾空”措施,预留排水空间。坚持“雨情就是命令”,第一时间上岗到位、昼夜坚守,水不退净人不离岗。会同交通、交管、电力等部门,落实道路桥梁等防汛安全措施,确保排水顺畅和市民出行安全。五是提供抢险技术支撑。根据应急抢险需要,选派专家开展技术支撑,科学研判险情,协助开展险情应急处置。维修养护防汛设备物资,落实防汛技术队伍,做好调用拉动准备。六是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利用河网连通优势,适时抬高河道控制水位,在保证防汛安全前提下,积极抢蓄利用雨洪水资源,向水库、河道、湿地补水,改善水生态环境,增加农业抗旱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