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1-03来源:贵阳日报
“水定权,人定心。拿上了产权证,心里别提有多踏实。”10月31日上午,当息烽县小寨坝镇大寨村上寨组村民杨明华从县水利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贵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证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可要把水管好哩,明年组里的葡萄地,可都要喝你的水了。”工作人员叮嘱道。
“肯定的,肯定的。”打开证书,杨明华指着工程产权人姓名栏严肃地说:“既然我的名字都落在上头了,就一定会尽到职责,打理好这片山塘。”
眼看泉水到地头,伸着脖子就是喝不着,这曾是上寨组村民种植葡萄时面临的一大问题。原来,上寨组有一口山塘,可以汇聚山泉水用于灌溉。可是,由于长年缺少维护,山塘里的淤泥越积越多,已失去了存水功能。“山塘发挥不了作用,一到旱天,大家只能去四五里外的小河沟挑水,苦不堪言。”杨明华说。
“村民不是不想用好山塘,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息烽县水利局党组书记罗修明介绍说,从水源地到农田,需要遍布田间的小沟小渠、小塘小坝和小电站作为沟通,可谓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但长期以来,“最后一公里”或梗阻,或跑冒,或通而不畅,国家照顾不到,群众解决不了,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说一千道一万,症结在于小水利产权不明晰、事权无归属,以至物不能尽其用的现象频频发生。”罗修明说,自2014年息烽县成为全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后,为扭转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不畅的局面,息烽在全县掀起了一股“水改”浪潮。
改革中,息烽将现有小水利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方式,将产权归属于个人、村集体或用水合作社,让全县14000余处小农水有了明确的“负责人”。而小型水利工程的改革收益,则被纳入乡镇财政专账管理,用于当地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维护所用。
产权一明晰,活力就得到了激发。杨明华正是此处“水改”的参与者、受益者之一。
在出资20万元竞拍拿下上寨组山塘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后,杨明华在息烽县水利局的指导与监督下,启动了自己的“治水”工程——
首先,他对山塘进行疏浚和扩容,让原来的小泥塘变成了面积达2.3亩的“大水缸”。此后,他加固了山塘的排水堤,安装了抽水泵,新建了引水渠,以确保将山塘水引入村民的田间地头。
获得了所有权和使用权,自然要肩负起管理权。完成产权交接的那一刻起,杨明华身上多了两项职责:开展山塘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其发挥储水抗旱作用;村民需要用水时,应及时放水灌溉,并确保各家各户平均用水。
与此同时,按照“谁所有、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杨明华在打通村民用水瓶颈的同时,也为自己播下致富的种子:他正计划依托山塘发展农家乐,通过养鱼来开发乡村垂钓休闲旅游。“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我们村游玩,这口山塘估计每年能给我多带来5万元的收益。”
如今在息烽,小水利创新改革已成为农村发展的一针强心剂。随着“卡脖水”变身“畅通水”,更多农户摆脱了传统种植业的束缚,转而发展经济作物、水产养殖、乡村旅游,产业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2014年1至9月,息烽县农民人均收入达7732元,同比增速达到17%。”罗修明说,“能取得这番成绩,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的打通功不可没。”(本报记者 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