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地方水利

乌梁素海今春完成引黄分凌生态补水2亿立方米

时间:2020-03-24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历时33天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引黄分凌及生态补水于3月19日顺利结束,乌梁素海累计完成分凌生态补水2亿立方米,实现分凌防汛和生态补水双重目标。到3月24日,引黄分凌补水为乌梁素海增添的新鲜“血液”正在“入库”途中,预计3月底水量全部“入库”,乌梁素海水质将有明显改善。

  为确保引黄分凌及生态补水工作正常运行,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分的出、补的进、及时有效。一是做好前期准备,强化组织领导。为按计划推进分凌补水工作,早在去年秋浇扫尾的同时,就开始对今年分凌补水工作进行调研并安排部署。制定出台了《河套灌区2020年引黄分凌及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工作方案》,并上报自治区水利厅批准。重新调整了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引黄分凌补水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提前谋划安排乌梁素海补水工作。二是分解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层层分解落实任务,逐级压实工作职责,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抓实安全运行,有序推进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工作。分凌补水期间,强化督促检查,并根据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调度方案,确保了分凌补水工作的快速推进。三是强化工作调度,有序推进落实。2月13日,开启乌毛计闸提前向黄河退水,为后续补水腾出库容。2月16日,总干渠三闸应急引水工程提前放口。2月17日,总干渠首放口。2月18日,各补水渠道陆续放口,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全面铺开。四是统筹疫情防控,保障安全补水。结合疫情防控和防凌工作要求,采取先集中丰济渠、义和渠实施分凌生态补水,适时逐步安排西乐渠、正稍渠、沙河渠、长塔渠放口的措施。积极协调市、有关旗县区疫情防控机构,提前做好疫情期间上岗人员工作证、通行证的办理,想方设法协调购置了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确保一线工作人员按时到岗复工、疫情防控安全、生态补水正常。五是强化巡查值守,确保安全运行。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抢险队伍,落实各级渠(沟)道和乌梁素海海坝巡堤防汛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下达专项经费380万元,累计共投入人员700多人,调运挖掘机等抢险机械100余台(套)。六是开展水量、水质监测,加强信息沟通。加强各引水口、泄水口、退水口的水量监测,提高计量精度。加强乌梁素海出口等监测点的水质监测,确保入黄水质安全。建立水情日报和通报制度,及时上报各补水渠道、总排干沟、入乌梁素海运行情况,各水质监测点的水质变化情况,做到上下信息畅通,生态补水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