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6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引江工程体系初具规模。2006年6月,天津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各省市中率先启动配套工程建设。截至2014年正式通水时,已建成曹庄泵站、西河原水枢纽泵站和引江至中心城区、引江至滨海新区、西河泵站至宜兴埠泵站、引江至尔王庄水库、尔王庄水库至津滨水厂等一批输水管线,单元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初步构建起引江供水工程体系。2014年以来,天津市又先后建成了王庆坨水库、武清供水工程、宁汉供水工程和尔王庄段明渠复线等工程,进一步扩大了引江水覆盖范围,增强了原水调蓄和配置能力,引江引滦两大外调水源连通体系逐步完善,城市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供水紧张局面得到缓解。城市供水能力显著提升,全市供水总量由2014年24.
水生态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生态补水稳定增长,充分利用引江、引滦及雨洪资源实施生态补水,2016年起逐步实现对海河等中心城区重点河道常态化补水,对七里海、大黄堡、团泊、北大港四大湿地及独流减河等南部地区河道定期补水,年均生态补水10亿立方米以上;2019年5月,水利部组织实施了引江东线应急北延试通水,东线水首次实现向天津市南部地区生态补水,为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水系连通日益完善,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水系连通和北水南调中线工程,海河南北水循环体系基本形成,提高了河湖连通循环能力,为构建覆盖全市的大水网奠定了基础。水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大力推动碧水保卫战、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和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城乡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19年1~11月,全市国考断面水体优良比例4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比例5%、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
多水源配置格局更加优化。引江通水五年来,全市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优化,为落实节水优先、深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水价机制更加合理,引江通水后天津市全面实施阶梯水价,以价格杠杆撬动节约用水,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地下水压采顺利推进,充分利用引江水置换地下水源,2018年底全市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1.
下一步,天津水务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精神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通过完善城市供水布局、大力推动节水型创建、加强水环境治理保护等措施,用好来之不易的引江水,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贡献水务之为。